吕公著五月辛酉(29)上书_我在现代留过学
笔趣阁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 吕公著五月辛酉(29)上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吕公著五月辛酉(29)上书

  及纣为天子,强足以拒谏,智足以饰非。纣非无才智也,然身灭国亡而天下之恶皆归之者,言其复谏自用,才智適足为害也。前代帝王无不以纳谏而兴,拒谏而亡,著在史册,一一可考。

  盖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贵则骄心易生,富则侈心易动,一日万机,则不能无失,固当开道而求諫,和颜而受之。

  其言可用,则用其言而显其身;言不可用,则恕其罪以来谏者。夫纳忠好谏之臣,初若逆耳可恶,然其意在於爱君而忧国;諂佞阿諛之士,始若顺意可喜,然其情止於媚上而徼宠。人君诚能察此,则事无过举,身享美名。

  故曰:木从绳则正,后从谏则圣。

  其薄敛曰:

  古人有言曰:百姓足,君孰与不足?百姓不足,君孰与足?

  人君恭俭节用,取於民有制,则民力宽裕,衣食滋殖,自然乐输租赋,以给公上。

  若暴征峻敛,侵夺民利,物力已屈,而驱以刑辟,势必流转沟壑,散为盗贼。为人上者,將何利於此哉?故善言治道者,尤恶聚敛之臣。

  曰:与其有聚敛之臣,宁有盗臣。

  前代帝王或耽于声色,或盘于游畋,或好治宫室,或快心攻战,於是小人乘间而肆其邪谋,为之敛財以佐其横费。世主不悟,以为有利於国,而不知其终为害也。

  赏其纳忠於君,而不知其大不忠也;嘉其以身当怨,而不知其怨归於上也。昔鹿臺之財,鉅桥之粟,商纣聚之以丧国,周武散之以得民。

  由是观之,人主之所当务者,仁义而已,何必曰利!其省刑曰:夫临下以简,御众以宽,百王不易之道也。

  昔汉高祖去秦苛暴,约法三章,以顺民心,遂定王业。孝文循之以清静,而几致刑措。然则为治之要,果在於省刑,而不在於烦刑也。

  况人主之於刑狱,其势不能亲临,则必委之於臣下。故峻推鞫,则权在於狱吏;广侦伺,则权在於小人;肆刑戮,则权在於强臣;通请謁,则权在於近习。

  自古奸臣將欲诛锄善人,自专威柄,必数起大狱,以摇人心。

  何则?

  狱犴之间,其情难知,锻链周內,一繫於吏。及夫奏成狱具,则虽有冤抑,人主何从而察哉?然则欲姦雄不得肆其威,善良有以安其性,莫若省刑而已。

  自三代以还,有天下者数十姓,惟宋受命逮今一百二十有六年,中原无事,不见兵革。稽其德政所以特异前世者,直以诛戮之刑,內不施於骨肉,外不及於士大夫,至於下民之罪,一决於廷尉之平,而上自天子,下至於有司,不復措意轻重於其间。

  故能以好生之德,感召和气,而致无穷之福。祖宗所以消恶运、遏乱原者,呜呼,远哉!虽甚盛德,无以加矣!

  其去奢曰:昔夏禹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,而为三王祖。汉文帝即位,宫室、苑囿,车骑、服御,无所增益,而天下断狱四百,几致刑措。然则勤俭者,固帝王之高致也。况以天子之尊,富有天下,凡四方百物所以奉养於上者,盖亦备矣。

  然而享国之日寖久,耳目之所御者习以为常,入无法家舱士,出无敌国外患,则不期於侈而侈心自生,佞諛之臣又从而导之,於是穷奢极侈,无不为已。

  是以先王制法,作奇伎淫巧以荡上心者,杀无赦。

  夫竭天下百姓所以相生相养之具,而以供人主无穷之欲,致人主於丧德损寿之地,而以邀己一时之荣,虽诛戮而不赦,固未足以当其罪也。

  昔纣为象箸而箕子谏,夫以天子而用象箸,未为过侈也,然箕子以为象箸不已,必金为之,金又不已,必玉为之。

  故箕子之言,所以防微而杜渐也。

  至汉公孙弘相武帝,以为人主病不广大,人臣病不节俭。

  当是时,帝方外伐四夷,內治宫室,为千门万户,由是天下户口减半,盗贼蜂起,而弘犹病其不广大,何其不忠之甚哉!故人主诚能不以箕子之言为太过,而察见公孙弘之大佞,则夏禹、汉文之德,不难及已。

  其无逸曰:昔周公作无逸之篇,以戒成王,其略曰:昔商王中宗,治民祗惧,享国七十有五年。其在高宗,不敢荒寧,享国五十有九年。厥后立王,生则逸,不闻小人之劳,惟耽乐之从。自时厥后,亦罔或克寿,或十年,或七八年,或五六年,或四三年。

  呜呼!非爱君忧国之深,其言何以至此?

  又曰:继自今嗣王,无淫于观,于逸,于游,于田!无若商王受之迷乱,沈于酒德哉!小人怨汝詈汝,则皇自敬德。乱罚无罪,杀无辜,怨有同,是丛于厥身。

  盖人君初务纵逸,小人必怨而大臣必諫,至乎淫刑乱罚,以杜言者之口,然后流连忘反,不闻其过而终至于灭亡。故曰无逸之书,后王之元龟也。

  唐明皇初即位,宋璟为相,手写无逸图设于帝座,明皇勤于政事,遂至开元之治。其后宋璟死,所献图亦敝而撤去,明皇遂怠於政,亲见天宝之乱。

  由是观之,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。

  人君诚能谨终如始,不敢逸豫,则德有尧舜之名,体有乔松之寿,岂不美哉!又臣闻孟子曰:我非尧舜之道不敢陈於王前。

  今朝廷始初清明,臣虽学术褊浅,惟是前代圣帝明王所以政治之跡,可以为法,与夫暴君暗主所以兆乱之道,可以为戒者,乃敢告於左右。古人有言曰:舜,何人也?予,何人也?

  夙夜以思,去其不如舜者,就其如舜者,是亦舜而已矣。

  惟两宫慈圣、皇帝陛下加意无忽,则社稷幸甚!天下幸甚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es90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yes90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