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 再遇_知否笑长歌
笔趣阁 > 知否笑长歌 > 第106章 再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6章 再遇

  第106章再遇

  对于齐衡,李安并没有什么恶感。

  剧中齐衡的表现,很多人说他没有担当什么的。

  事实上那是用后世的价值观来看待古人。

  齐衡为了明兰甚至绝食和母亲抗争,最后还是因为邕王把齐衡的父亲给扣留了,才不得不答应娶嘉成县主。

  说实话,他能做到这些,在古代已经十分难得了。

  要知道那时候邕王已经基本确定是储君了,邕王妃派人掳走了官家宠妃的妹妹,官家都没追究,齐家拿什么来反抗?

  相反顾廷烨说要帮齐衡把嘉成县主掳了,觉得邕王为了嘉成县主的名声不敢声张。

  呵呵,邕王妃让人掳走官家宠妃的妹妹,邕王不可能不知道。

  可见邕王都膨胀成什么样了,然而很多人都猜出来这件事和邕王府有关,却没人敢说什么,甚至连官家都没有处罚邕王。

  这种情况下,稍微聪明一点的都可以看出,邕王成为储君是板上钉钉的了。

  以邕王的性格,即便齐衡真答应了,邕王登基后能放过齐家?

  难道真的要齐衡为了爱情,不顾父母的死活才行?

  当然了,李安也不觉得齐衡没错。

  齐衡明知道齐家和盛家天差地别,也知道自己母亲的性格,就不该招惹明兰。

  说白了就是心智不够成熟。

  “哈哈,元若也听闻过庄学究的大名,有意想去盛家借读,以后我们都是同窗了。”顾廷烨笑道。

  李安早就知道齐衡去盛家借读,并不惊讶,他惊讶的是顾廷烨竟然还没生出离开汴京的想法。

  李安猜测是不是顾廷烨的父亲并不在家,两人没有爆发争吵,所以还没有生出离开汴京外出求学的想法。

  “走吧上车,我带你们逛逛汴京城,我让人在樊楼定了位置,中午带你们去尝尝。”顾廷烨笑道。

  “早就听闻樊楼是汴京最有名的酒楼,今日可得好好宰你一顿。”盛长柏笑道。

  “则诚兄上次来汴京没去尝尝?”李安惊讶道。

  “上次事情多,没来得及去。”盛长柏摇了摇头,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说。

  李安看他的表情就猜出来了几分,袁家虽然落魄了,但毕竟是有爵之家,瞧不起盛家。

  之所以和盛家联姻,更多的还是图谋盛家那丰厚的嫁妆。

  有道是门第不够,嫁妆来凑。

  人都娶进门了,袁家自然不会对盛家人多重视。

  顾廷烨他们三人来的时候,乘坐了两辆马车,一辆是顾廷烨的一辆是齐衡的。

  盛长柏来的时候就坐的顾廷烨的,李安只能上了齐衡的马车。

  两人到底是初见,有些陌生,马车行驶后,气氛有些尴尬。

  “听二叔说子谦兄才学过人,在扬州更是有神童之名,以后可得多指点指点。”齐衡主动找起了话题。

  “呵呵,小有薄名,让元若见笑了。汴京文风鼎盛,神童之名休要再提,免得给扬州丢脸。”李安笑道。

  “子谦兄不用自谦,汴京确实文风鼎盛,不过那都是因为汴京是国都,汇聚了四海英才。每次东华门唱名的更多的还是外地学子。”齐衡说道。

  李安转移话题道:“元若,以伱的家世,进国子监读书也是易如反掌,为何想去盛家借读?”

  国子监作为大宋最高学府,每次会试录取名额有限,那些落榜的学子中,学识不错的都会得到进入国子监的机会。

  除此外,五品及以上官员,还有勋爵人家,每年都有入学名额。

  盛纮请庄学究在家开设私塾,是因为他品级不够,没办法送盛长柏进国子监。

  但是以齐家的地位,国子监齐衡还不是随便进。

  “子谦兄有所不知,我之前就在国子监读书。不过那国子监多是世家勋爵子弟,这些人中虽然有些是有真才实学的,不过更多的还是膏粱子弟,国子监的风气被这些人败坏的差不多了。我只想安静读书,不愿意去国子监。而且庄学究的大名我也听过,教学能力不比国子监的老师差,能得他教导,也是我的荣幸。”齐衡微笑道。

  李安一听就知道齐衡没有说实话,国子监再差能差到哪去。

  能在国子监教书的,都是名家大儒。

  庄学究这些年也不过教导出几个进士出来,哪里能和国子监的老师比。

  不过既然齐衡不愿意说,他也没有追问。

  过了大半个小时,马车在一座气势恢宏的寺庙前停了下来。

  李安下了马车,看到四周的景象愣了愣,惊讶道:“仲怀,你怎么带我们来大相国寺了?我记得你说过大相国寺只有每月初一十五还有逢八才会对外开放。今日并不是大相国寺开放之日。”

  “那是大相国寺集市开市之日,除了皇家举行庆典祭祀的时候,大相国寺都会对香客开放。”顾廷烨解释道。

  “哦,原来是这样。”李安点了点头。

  “走吧,咱们进去逛逛。”顾廷烨说道:“不开市的时候,虽然没有那么热闹,但是也能更好的游览大相国寺。”

  大相国寺作为皇家寺庙,建筑气势恢宏,十分精美。

  李安本以为大相国寺应该香火十分旺盛,但是实际上寺庙里的香客并不是很多。

  当然了,这个不多只是相对于大相国寺的名头而言。

  比起别的寺庙来说,香火已经十分旺盛了。

  不过来大相国寺的香客,多数都衣着不凡,带着好几个下人随从,一看就家资丰厚。

  路过功德殿的时候,几人也进去上了一柱香。

  看着佛祖那几米高金光闪闪的金身,李安都有种刮下一层的想法。

  就算佛像是镀金的,这么大一个,怎么也得几十斤黄金吧。

  上完香,几人又去捐赠了一些香油钱。

  去的时候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正拿着一张银票往功德箱塞。

  李安眼尖,看到竟然是一张一千两的银票。

  都说古代寺庙富的流油,果然不假,李安都有种开家寺庙的冲动了。

  等中年男子离开,李安几人上前捐赠。

  顾廷烨三人都捐赠了一张百两面值的银票,李安没他们大方,肉疼的塞了一个五两的银锭。

  捐赠箱是个正方形半人高的大箱子,李安透过洞口一看,里面已经有小半箱的银票了,他那一块银子丢进去,响都没响。

  可见大多数人捐赠的都是银票。

  这要是把这个箱子抱走,岂不是发财了。

  顾廷烨不知道李安的想法,见他脸色有些不对劲,还以为他觉得捐献少了,不好意思呢,拍了拍他肩膀说道:“普智大师说过,捐献多少不重要,贵在心诚。”

  李安稍微一想,就明白顾廷烨的意思了,微笑道:“我明白。”

  最后走的时候,李安还不舍的看了一眼捐赠箱。

  顾廷烨领着他们把大相国寺逛了一圈,乘坐马车又去了别的有名的景点逛了逛,将近中午的时候,才乘坐马车往樊楼而去。

  樊楼在内城,距离皇城非常近,只有一栋楼,占地面积却不小。

  一共有四层,十分气派。

  李安四人刚下车,迎面有俩马车行驶了过来,在樊楼门口停了下来。

  接着从马车上下来三个女子,看到这三人,李安一愣,这不是昨天晚上在茶肆碰到的那两个姑娘和丫鬟么。

  “则诚,子谦,我看到熟人了,你们稍等一下,我和元若去打个招呼。”

  顾廷烨着和齐衡迎了过去。

  “见过三姑娘。”顾廷烨和齐衡拱手一礼。

  “见过齐小公爷,顾二公子。”那个十岁左右,眉宇间带着英气的姑娘回了一礼。

  顾廷烨和齐衡和她们说了几句话,就回来了。

  那个三姑娘则带着手提大宝剑的女子和丫鬟进了酒楼。

  “我们也进去吧。”顾廷烨说道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es90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yes90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